南开大学李锡龙教授来威廉希尔williamhill做《问题与方法:中国话剧研究范式的转型》学术讲座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4-12-12浏览次数:12




讲座回顾


2024年12月10日上午,由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主办的“戏剧研究方法”系列讲座之《问题与方法:中国话剧研究范式的转型》于红楼210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李锡龙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由上戏期刊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陈军教授主持。李锡龙老师视野开阔,经验丰富,通过结合史料与史观的问题研究,为同学们提供了切实的方法论指导。

讲座伊始,李老师开宗明义,针对“新材料隐迹”“方法论泛滥”“形式过剩”等当代中国学术研究存在的弊端,提出要做“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之文章。而如何突破这一学术生产的泡沫现象,李老师认为“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是判断一项科研工作是否有学术价值的基本前提。“新材料”包括档案资料、报纸文献等,对于戏剧导表演研究需要通过文艺副刊的查找来实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要将新材料、新问题、新方法融为一体,用思想之箭射透材料、问题、方法;要在事件中探讨思想,而不是将思想沦落为事件;要学会从对“材料”的迷恋中摆脱出来,上升到对“事理”的探讨。


李老师首先从史观切入,提出要重返历史现场,拨开重重迷雾。他通过“‘话剧’”这一名称的由来”与“‘战国策派’——政治偏见与被污名化的历史”这两个案例,漫说史观,指出几乎所有的历史书籍都受制于治史者的思想趣味、党派立场,对历史真相存在着有意或无意的“遮蔽”,以至于我们心目中的历史是充满偏见的“历史”。如果我们不熟悉历史背景,就很难正确理解历史人物与社会思潮,也很难客观、公允地进行学术评价。

接着,李老师围绕史料来展开,着重谈钩沉辑佚与辨伪存真两个方面。他具体辨析了曹禺剧作《蜕变》不同版本的史料,诸如“曹禺记忆中的《蜕变》”“档案材料中的《蜕变》”“修改后的《蜕变》”,指出曹禺的记忆存在偏误,不能全信。通过曹禺佚文《莫斯科天空下》与《蜕变》的对照,指出《蜕变》受到西方作家的影响,学界对此关注不多。基于此,李老师认为钩沉辑佚既是修正历史的利器,也是传统的治学方法。研究者仅仅注意运用“方法论”手段进行学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在史料挖掘上下足工夫。

再次,李老师谈到“文学的评价尺度问题”,他认为在现有的文学史中,我们过度关注那些激进、革命、充满反抗精神的作品,而忽略了那些充满内在张力、余味绵长的作品。这种审美定式不仅表现在对作家的评价方面,也体现在对作品的阐释评估领域。诸如在《狂人日记》《女神》《子夜》《家》《雷雨》以及《骆驼祥子》等作品中,我们对其中隐含的更为深邃的内容和作者的自我反省往往视而不见。在此,李老师细致解读了《狂人日记》中狂人的自噬问题,《雷雨》中周朴园、周萍、周冲父子三人三位一体的生命怪圈,《北京人》中关乎“蛮性的遗留与生命的憧憬”形成同“传统”的叙述裂隙,而这种叙述的裂隙不仅呈现出了作家价值立场或文化态度的变化,而且还折射出了文艺作品与我们自身内在生命的关联。因此,李老师认为我们当下对文艺作品的解读方式还需要改进,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其知识性的解读,而且还应发挥文艺的超越性,将作品纳入关于人类命运的普遍思考过程中。


最后,李老师援引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尚未开始”一语以观中国话剧研究。李老师认为在过去的一百年,我们受到了太多的政治偏见的束缚,遮蔽了太多的事实真相,诸多世纪之谜待我们去求解。为此,我们不妨重回历史现场,披沙沥金,以完成自己的“见人之未见,言人之未言”的学术事业。


讲座末尾,陈军老师对李老师的精彩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过去中国现代文学包括中国话剧研究界过于强调思想、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性,对史料重视不够,李老师提醒我们通过史料的发掘来改变研究版图和格局,推进研究的深入和深化,而不是依赖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李老师的研究方法讲座含有对过去方法论的批判性反思(即“反方法”的辩证思考),同时,他也不是一味推崇史料,他希望通过史料能得出新观点、新结论,这跟他以前做思潮研究有关。李老师还现场回答同学们的提问,给同学们以具体指导,让在座的师生如坐春风、受益匪浅。




END



文:张轩岚

图:李聪聪

编辑:尤旬

审核:沈亮 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