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文青年学|原典读书会(五)——共产主义的原则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3-12-21浏览次数:10
2023年12月1日,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原典读书会第五次线下学习讨论在上戏艺术书店举办,此次读书分享的主题为“共产主义的原则”。第三组宋百惠、成煜昕、王洋雪、巩子轩、庄丰瑜、田蕊、曾子君7位同学就《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论述部分进行原文细读,详细阐释了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设想、实现过程、分工等重要问题。戏文系党总支副书记陈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肖永奎、戏文系本科生辅导员管润青、戏文系研究生辅导员刘莹莹出席了本次原典读书会分享活动。
在分享展示的形式上,第五组采用了细读原典的方式,根据成员人数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原则”部分划分成七部分,每位成员就分到的部分进行集中解读与阐发。
23级戏剧教育本科生成煜昕同学通过细读原典“【8】a”至“【8】c的栏外增栏”部分,集中阐释了她对“分工”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具体涉及分工的产生、分工的发展、分工导致的矛盾、分工与共同利益、分工与国家产生的问题。
22级戏剧教育本科生王洋雪同学细读了文本“【8】c”至“接【8】c”部分,梳理了马克思的行文思路和观点。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成倍增长的生产力。这种“异化”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即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同时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23级中国戏曲史论博士生巩子轩同学从“异化”和“历史观”两个角度切入,细读了“【8】d”至“【9】b”部分。她沿着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这一脉络,梳理了“异化”概念,从文艺理论的角度解读马克思思想。在历史观问题上,细致阐释了马克思认为历史不是事件的因果逻辑等内容。
22级戏剧影视文学本科生庄丰瑜同学细读了原典“【9】c”至“【88】a”部分。马克思从新的历史观出发,阐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她还在生产的视域内阐述了现实的人的历史,“偶然的个人”是处在虚幻共同体与个人自主活动对立状态中的人的发展阶段。
23级中国话剧史论田蕊同学针对原典“【88】b”至“【88】d”部分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了该部分的行文逻辑和主要观点。主要涉及偶然性的产生、农奴与无产者、革命无产者的共同体与个人自由、共产主义实质与存在状况条件等具体问题。
22级外国戏剧史曾子君同学分享了对原典“【89】a”至“【89c】”部分的阅读见解。马克思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待“个人的自由个性”以及“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并且亦把人类对自身自主性和自由性的价值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历史过程的科学把握基础之上。
22级中国戏曲史论博士生宋百惠同学对原典“【89】d”至“【91】a”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解读。马克思举蛮族占领有较高文明民族为例,说明了通过战争和暴力等手段可以促进新的交往关系的建立,但是生产力仍然是决定性的因素。此外,马克思还批判了此前哲学家对“人”的概念的抽象化,阐释了“市民社会”等概念。
在同学们读书分享的过程中,肖永奎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比如在分工、分配、所有制等相关的问题上,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原始社会中财产几乎没有剩余的情况下,平均是可以做到的,但随着种植业等的兴起,情形发生了变化,私有意识逐渐产生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经济也随之产生,其中土地的私有制是其中的关键,是人类的一个重要转折,它意味着一个不平等的,基于对他人劳动进行占有的经济社会机制开始形成。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可以控制他人的力量则表现为资本。拨开表象的面纱,便可以看到建立在不平等和剥削基础之上的社会本质。再如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肖老师说,正说明马克思意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理想的构建和乌托邦的幻想,而是基于社会科学的,他对共产主义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而在共产主义思想稍显式微的现在,当我们在进行现实问题的思考时,应该有自己的态度和坚守。
《德意志意识形态》原典读书会的五期活动至此圆满完成,与会同学热烈分享了参与读书会后的收获与心得体会。
23级戏剧教育本科生成煜昕同学说:在真正细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以为这本书会较为枯燥难懂,但读后觉得受益匪浅,可能从书中我们不会得到某一件具体事情的处理方法,但是对以后看待问题的思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3级中国话剧史论田蕊同学说:感谢戏文系组织这次原典读书活动,马克思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揭示了人类的社会本质,这对我们思考现实社会问题大有助益,细读马克思著作,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有积极作用。
22级戏剧学张佳蕊说:非常感谢戏文系为我们提供原典读书会这样一个平台,让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不同学习阶段的同学们能够有互相交流讨论、学习借鉴的可贵机会。通过对原典的学习和研究,我们的政治能力和理论素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相信在此加持之下,我们的专业道路能走得更远,作品质量能做得更强。
22级戏文系中国话剧史陈健昊说:最后一个小组和肖老师都有讲到市民社会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其实正好和今天活动所在的艺术书店存在某种契合。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曾指出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之间的关联,促使二者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咖啡馆、沙龙、杂志和报纸等社会空间与媒介的出现,而这次读书会的近似沙龙形式以及艺术书店的公共属性都符合这一特征,某种意义上也将我们所讨论的话题引向了现实的社会环境。在这样一个更具有公共性的场地空间里讨论马克思的哲学问题(共产主义的原则),明显与之前在学校教室里讨论的氛围不同。这也与马克思将哲学从形而上的理念带向现实实践,内在地构成了戏剧性“巧合”。
为收集同学们对原典读书会的反馈意见,此次活动还现场发放了调查问卷,以便于今后更好的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在原典读书会活动最后,肖永奎老师、刘莹莹老师、管润青老师、陈莹老师分别进行了总结讲话。
肖永奎老师感谢戏文系搭建了这一思想交流平台,能使我们从原典出发,梳理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观点,明晰社会统治与运转的秘密。读书会的契机使师生在一起讨论文本、分享观点,书本内容或许会有些晦涩难懂,但阅读的过程一定有使人受益之处。肖老师勉励同学们在活动结束后继续读更多原典,希望读书会活动能够延续下去,并摸索出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刘莹莹老师感谢三位老师和各位同学们对读书会的付出,读书会不仅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平台,也是输出观点实现平等交流的平台。在节奏日趋加快的时代潮流中,读经典一定能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提供一定的启示。刘老师希望这个形式能够延续下去,并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管润青老师首先向现场旁听的同学再次推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并结合书本介绍了党总支组织此次活动的目的。同时鼓励同学们在读书会之后阅读读更多原典书籍,从读原典、学原文中悟原理,明晰责任担当、汲取前进力量,在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时代时,拥有独立思考与辨别的能力。
最后,戏文系党总支副书记陈莹老师对原典读书会活动进行了总结讲话。陈莹老师首先回顾了原典读书会的几次活动,读书会一直在探求丰富多元的形式,比如穿插戏剧《布莱希特的鬼魂》的观摩等,以期达到增智、解惑、促进专业学习的目的。其次,陈莹老师感谢诸位老师和为活动顺利举办提供帮助的学生团队。最后,陈莹老师谈及原典读书会对自己个人的帮助,以及对大家思考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启示,并希望同学们以马克思主义的乐观精神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