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硕士生王嘉馨于“疾风知劲草 危难显担当——戏文系学生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的发言。王嘉馨曾出版小说集《织锦缎》等作品,多次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艺术资助。
上海是我生长的地方,也是很多人的第二故乡。2022年4月1日,这座川流不息的都市静了下来。虽不能出门,但通过航拍看到浦江两岸从未有过的面貌——依然很美,却空空荡荡,这一幕多少令人有些感伤。有位朋友说,这么多年生活在这里,上海于她而言已然是故乡。而对同我一样出生于此的上海人来说,看到昔日繁华的街道变得这样寂寥,又怎会无动于衷?我们共同参与并见证着历史,期望着这座城市的灯火再度璀璨,盼有一日能自由行走春风里。
这是一个我们会永远记得的春天。
三月是玉兰与樱花盛放的季节,往年此时,沪上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如今花径不见人迹,清冷寂寥,赏花时机只剩下核酸时的间隙。习以为常的便捷生活,忽然变得举步维艰起来,在校的老师同学们更是为疫情防控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我们都希望一切能尽快好起来,希望为更多人争取到健康生活的可能,因为无论老少、贫富,所有的生命都值得被珍惜。不仅仅为自己的家人及生活的城市,更为了那些未曾谋面的人,为了他们所珍爱的人,为了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能安心地工作生活,我们彼此守护,相互鼓励,期待再度相会春光里。
这是一段极其特殊的时光,感到焦虑是再正常不过的。往日平常的时候,我们总在探寻生活不平常的地方,而在不平常的日子里,却要付出相当的力气去修一份平常。“在这样一座由无数寻常人拥挤而成的都市,在看似望不到边的寻常中,有一种微小而倔强的光,细细碎碎,不声不响,映照着平常日子,却持续生长,直到够将人从自身困境中拔起,一股力气挨着另一股,推推搡搡,构架起这座都市奔流不息的辉煌。”(摘自《织锦缎》自序)正是这带着烟火气的蓬勃生命力,构成难以被危难击垮的城市精神免疫力,让我们即使身处斗室,仍能不断生长。假如上海是一匹流光的锦缎,我们便是织就成它的人。只有当这座城市的细胞健康,它才会逐渐地好起来。保护自己,便是保护这座城。无论在校或是在家,试着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与自己、与家人、同学相处,调整生活节奏至适合自己的状态,发展一些以往感兴趣却没有时间进行的爱好,用这段封闭的时光来打开自己,跨越空间的局限,也许,这会使得我们去到一些新的地方。
长期居家工作学习,难免容易混淆边界,徒增压力感。不妨给时间做一些划分,将大目标分拆成小任务,每一次完成的时候,也是压力得以释放的时候。而学习并不是对现实消极的逃避,相反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问题,并习得解决它的能力。
从不同的维度来观看事物,文字创作者也好,绘画者也好,都须得学会打开自己的视界,观察、剖析身边的人和事,以及构成它们的线条形状。看书,也看世界,看见相互映照的色彩,看见质感,厚度,看见微小的与庞大的之间的关系,看见真实。
关爱自己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哪怕对向来不爱出门的人而言,长期足不出户也会带来一些低落情绪。不苛责,也不放任,平静而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小情绪,并为它们找到出口。室内运动、学着下厨、发现音乐、补标电影……无论哪种方式,只要是自己喜欢且愿意尝试的,就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去做,最终获得的,会比这件事本身要多。
封控的每一天,我们都面临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也许是食材不够,也许是日用品告急,也许是周围出现病例……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给人物设置重重障碍,而在现实中,多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顺利度过这段时光,不会遇到任何困难险阻。可现实中的难题往往比笔下人物所面临的更多,更急。令人欣慰的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在这次危机中逐渐显露出我们熟悉的光来:人们冷静看问题,积极找方法,热心地向彼此伸出援手。有平时不相熟的邻里温暖互助,有驻守便利店近一月的店长,有主动请缨守护社区安全的志愿者,有信息交流共享的实时抗疫文档,更有每一位市民的坚守与善良。这些是我们解决各类问题的信心所在,也是这座城市的底色所在。哪怕问题一个接一个迎面而来,我们仍然不会放弃,只会加倍努力。
这难得寂静的上海,竟有了一些小时候看它的模样。那时候,灰色鸽群盘旋过洋红屋顶,可以听见振振的翅膀挥舞声,一切都是那样安宁。这声音有些年没听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建造的声响和日渐喧嚣的市声。如今鸽群振翅的声响好像又回来了,它们一圈又一圈盘旋在这都市上空,再度成为这片天空的主人,不再担心羽毛被霓虹灼伤。其实它们何曾离开?只是我们不再仔细倾听,便以为它们已离我们遥远。直到这突然的安静来临,我们才发现,过去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并没有因为城市飞速的发展而消失殆尽。这善意始终在人们心底,在每一片屋顶上空挥舞翅膀,尽管街上空无一人,可我们都在这里,如同过去那样,朴素地爱着,彼此守望。
距离一切全然恢复想来还有一些时间,但我们心存希望。这希望也在于每天完成分内工作,持续学习与创作,为即将到来的城市新生做好自我准备。只有当这城市拥有千千万万健康的细胞,它才会愈加良好地运转,加速恢复它的元气与神采。记得有一晚,大型运输机的轰鸣打破夜的寂静。上一回听见它,还是20年上海医护集结虹桥奔赴武汉的清晨,如今全国医护助我们来了。为着这份情谊,也应当振奋精神,保持信心,为守护我们的家园献出各自的力量来。
当霓虹再度闪亮的时候,希望我们仍会记得今天,记得我们是抱着怎样的期冀,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记得无论何时,我们都会是彼此的家园。
“将都市称为家园似乎总有些不自然,因它的构成并非土地,而是水泥,且难以拥有一个家园应有的那种令人眷恋的固定形状,永远处在行进与更迭之中,并要求每个踏足于此的人跟上它瞬息万变的步子,任你慌张,它却舞得笃定又迷人。是的,我便是写给它,我深爱的,独一无二的家园——上海。”这是小说《织锦缎》自序的开头,将它放在这里用作结尾,因为我深信,就在不久的将来,它又将生机勃勃地舞动起来,愈加锦缎一般流光溢彩——由我们每一个人织就的光彩。
加油上海,这个春天,我们为你并肩。
文字:王嘉馨